西南科技大学
《机械制造与自动化》专业(专科)人才培养方案
一、招生对象与学制
本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;学习方式:全日制;学制三年。
二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,德、智、体、美等方面全面发展,爱党爱国、爱岗敬业,具有良好综合素质、具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必须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,从事机械设计、机械制造和管理等方面工作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。
三、专业特色与职业面向
本专业特色:(1)熟悉机械制造过程,掌握机械制造技术及相关的工艺质量标准、安全要求,具有组织机械加工的能力;(2)能依据有关技术规范,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中的一般技术问题,具有一定的工作计划、组织、实施和设计能力;(3)能借助工具书阅读外文专业技术资料;(4)具有人际交往、团队合作、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较强的绿色制造和节约资源的意识。
职业面向:在厂矿企业、科研单位和机械工程管理等领域的一线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。职业岗位定向为机械技术员,相关职业岗位为设备管理员、设备安全维护技术人员。
四、毕业生的学分要求、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
(一)学分要求
毕业生应获得的最低学分为128
理论教学学分 (82.5) | 必修课学分 66.5学分 | 必修课包括通识文化课、专业基础课、专业技术课 |
限选课学分 10学分 | 限选课是指与学生职业素质或专业方向、学生层次密切相关的课程 |
任选课学分 6学分 | 任选课主要为素质提高课程、专业拓展课程 |
实践教学学分 (45.5) | 实验实训 29.5学分 | 包括实验、课程设计与综合练习、课程实训工种训练等 |
岗位实习 16学分 | 专业顶岗实习 |
(二)知识结构
A、文化基础知识
1、掌握本专业所需的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。
2、了解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及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,了解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常识。
3、掌握一门外语,并能在本专业领域应用。
4、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;掌握Office办公系统;了解Windos操作系统和AutoCAD等常用软件;了解计算机在本专业的应用。
B、专业基础知识
1、掌握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;掌握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及应用;了解国家有关机械设计的制图标准及有关的基本规定。
2、掌握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的基础理论与应用;了解与力学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与实验技能。
3、初步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能与应用,并有选择材料的初步能力;掌握各种热加工和冷冲压方法的实质、工艺特点、应用范围和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。
4、了解电工学基本知识、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;掌握一般电气控制设计的初步知识。
5、掌握一般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;掌握普通测量和机械零件精度检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。
C、专业技术知识
1、了解一般机械设备的构造、原理、加工工艺以及设计制造等。
2、了解冷冲压加工特点、冷冲模设备的类型、冲压变形的基本概念、影响金属塑性及变形抗力的因素、金属塑性变形的力学的条件、冲压成形中的变形趋向性及其控制、冷冲压材料及其冲压成型性能。
3、了解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、基本功能、特点及发展趋势;掌握数控原理、数控编程技术;了解数控系统软硬件结构、检测技术、伺服技术及可靠性。
4、了解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。
5、掌握工程制图、机械设计基础、理论力学、材料力学、电工学、材料与成型技术、精度设计与检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。。
6、掌握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、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。
7、掌握机械设计、机械制造、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。
8、掌握文献检索与资料查询的方法。
(三)能力结构
1、 具有较强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力。
2、 具有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。
3、 具有机械设计、机械制造、机电一体化相应的工程应用能力。
4、 具有编制中等复杂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和设计简单工艺装备能力。
5、 具有数控加工、电火花加工的手工编程和操作机床的应用能力。
6、 具有进行数控加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的能力。
7、 具有使用计算机的操作和熟练应用CAD/CAM软件的能力。
8、 具有数字化设备的生产组织与管理工作。
9、 具有简单的模具设计基础技能。
10、具有初步的在机械制造工艺方面合理选用材料、选择相关加工的工艺方法、制订简单的工艺规程等能力。
11、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基本能力。
12、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。
五、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
本专业共开设理论课程46门,总学时数1696;实践环节24项,共158.5学分。其中通识文化课程14门,480学时,计30学分;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20门,904学时,计56.5学分;素质提高课程、专业拓展课程12门,312学时,21.5学分;实践教学环节,45.5周,计45.5学分。
(一)主要理论课程
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、工程力学、机械设计基础、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、精度设计与检测、机械制造工艺学、机电控制技术基础、数控加工与编程、液压传动与控制等。
(二)主要实践教学环节
金工实训、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、电子安装实习、数控加工实习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实训、岗位实习等。
六、毕业标准
1、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。
2、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各门课程,成绩合格,学分达到128分以上。
3、英语能力达到二级以上并获得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。
七、主干课程说明
对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、教学要求、重点难点、主要教学方法、教学时数等进行说明。(略)
八、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教学进程计划(表1)
九、教学学时、学分分析统计表(表2)
2012-机械-教学进程.xls